《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曲宗希,沙勇忠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应急管理效能显著提升。特别是2018年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应急管理新格局,推动了全灾种、全流程、全主体的综合发展。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应急管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对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严酷,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暴雨、泥石流、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且多种灾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链式灾害,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远比单一灾害更为深远,给西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有效防范和减轻自然灾害链带来的复杂风险,有必要从灾害链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成链特征和演变规律,探索适合该地区的风险管理模式与断链减灾策略,这既是当前西北地区灾害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保护西北地区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现实需求。
本书以国际社会和灾害管理先进国家的经验为参考,为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构建了全新的风险管理框架。首先,从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历史演化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出发,系统梳理了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的有关概念和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链条全流程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框架。其次,围绕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三个关键环节,分别提出自然灾害链风险识别方法、多灾种与灾害链风险评估方法、自然灾害链风险处置策略及决策理论等。再次,通过对西北地区2017年至2023年自然灾害相关的新闻报道数据进行清洗与文本挖掘,构建了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案例数据库,分析了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主要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灾害链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置三个关键环节,分别开展西北地区灾害链风险识别与情景分析、基于复杂网络的暴雨灾害链风险评估与处置以及基于贝叶斯的地震灾害链风险处置策略推演等实证研究工作。最后,面向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的复杂特征与实际管理需求,从组织、技术和机制三个维度探讨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成果旨在推动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对我国其他地区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链的防灾减灾能力。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三节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的任务
第二章 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自然灾害相关理论
第三节 灾害链相关理论
第三章 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
第一节 国际和有关国家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
第二节 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框架
第四章 自然灾害链风险识别
第一节 传统的自然灾害风险识别
第二节 自然灾害链风险识别
第五章 自然灾害链风险评估
第一节 传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第二节 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
第三节 灾害链风险评估
第六章 自然灾害链风险处置
第一节 自然灾害链风险处置内涵
第二节 自然灾害链风险处置流程与策略
第三节 自然灾害链风险决策
第七章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案例库构建与时空特征分析
第一节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案例库构建
第二节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演化模式
第三节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特征分析
第八章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实证研究
第一节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风险识别与情景分析
第二节 基于复杂网络的西北地区暴雨灾害链风险评估与处置研究
第三节 基于贝叶斯的地震灾害链风险处置策略推演研究
第九章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路径
第一节 灾害链风险管理的逻辑转向
第二节 灾害链风险管理的技术实现路径
第三节 灾害链风险管理的组织实现路径
第四节 自然灾害链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