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媒体信息表达策略对公民利他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魏天慧(2023届 公共管理专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媒体信息表达策略对公民利他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魏天慧
2023届 公共管理专业
中文摘要:新冠肺炎是全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面临的一次巨大挑战,考验着人类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需要发挥蕴藏于十四亿中国人民的潜在力量,公众不仅是被保护者,更应是积极主动参与者,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一同共克时艰。公民个体利他行为不仅有助于减缓疫情的传播速度,也能够弥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不足,减轻防控压力,使防疫工作更加有力、高效。如果能激发近十四亿公民的利他主义精神,将会为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构建起全社会共克时艰的强大阵线。此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与现实世界的物理隔绝让公众产生前所未有的“媒体依赖”。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相关信息,引导公众及时做出相应行动,也可以通过社群效应,使得形成更加集体化的行动,是应对突发事件和引导公众行为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情境,在信息表述上,一方面继承经典信息语言策略变量——信息框架,另一方面引入在利他行为情境下有现实意义的另一个语言策略变量——信息目标;在研究模型上,从感性与理性的双重驱动层面出发,同时考虑了内在性规范和外在性规范,构建了一个从信息—认知—行为的研究模型;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的实验法,选取利他行为引导型信息为主题,设计2(信息框架:损失/获得)*2(信息目标:他人/自己)组间实验。拟考察回答如下问题:第一,采用不同的信息表达策略对公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哪种策略最有效?第二,不同信息表达策略显著影响公民的利他行为背后的认知路径是怎样的?第三,如何利用上述研究结果指导管理实践优化信息策略以促进公民的利他行为?如何从外在刺激和内在认同双管齐下促进公民利他行为的实施?
对于提出的研究问题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1)不同信息策略下遵从配合行为无显著差异;(2)社会规范、个体规范均和遵从配合行为意愿显著正相关(3)不同信息策略下助人帮扶行为有显著差异,强调“他人-获得”更能促进个体的助人帮扶行为意愿;(4)不同信息表达策略通过影响个体规范和社会规范水平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意愿,即遵循信息-认知-行为的逻辑路径。“他人-获得”策略通过唤起“个体规范”进而刺激了个体的助人帮扶行为意愿,即个体规范在“他人-获得”和助人帮扶行为意愿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5)社会规范、个体规范均正向影响助人帮扶行为意愿;(6)“自己-获得”信息策略能有效激活助人帮扶行为的社会规范;(7)个体规范在社会规范和利他行为意愿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社会规范部分转化为个体规范进而影响公民的利他行为意愿;(8)学历、收入和利他行为意愿显著正相关;本文以新冠肺炎为例,思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媒体信息表达策略对于公民利他行为意愿的影响,对未来更好地应对类似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借鉴意义,也对于认识和思考公共卫生治理和公共安全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研究也有诸多不足,未来研究可以尝试从别的视角进行突破,也可以从行为意愿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可以使用更精准的文本抓取策略优化实验文本内容。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利他行为,信息表达策略,信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