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中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特征研究-任鹏丽(2019届行政管理专业)
中国食品安全政策演进特征研究
任鹏丽
2019届行政管理专业
中文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民健康及社会安定和谐,其因本身具有的特殊属性而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随着时代发展,食品种类愈加繁多,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愈演愈烈,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保障,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予以关注和重视。政府作为食品安全最重要的监管主体,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中国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自21世纪以来,全国人大、国务院及相关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探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本文以我国食品安全政策为研究对象,以2001-2017年我国中央部门颁布的食品安全政策为数据,借助Ucinet、ICTCLAS汉语分词系统、BICOMB及SPSS等软件进行发文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及政策领域、结构分析。对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行为主体、政策阶段特征进行多方位、系统性的深入研究。一方面可对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现实情况有较深入的把握,另一方面,找出现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为后续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供相关参考。通过对18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变迁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1)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发文主体之间合作网络趋于丰富,协同趋势明显。就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整体发文部门来看,规模性较大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政策联合发文的网络规模越来越大,联合发文部门也越来越多,且不断有新的部门成为联合发文的中心节点。政府各发文部门间协同性加强。(2)法律法规趋于完善,涉及领域广泛。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等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更加完善。政策内容涉及制品、容器市场准入;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生产许可审查;饮用水安全;保健食品广告审查;食品添加剂检查等多种领域。政策内容随时间愈加完善,内容之间距离也呈现缩小的趋势。(3)食品安全政策变迁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追求政策供需均衡、参与方“理性人”假设等内部因素以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技术手段革新和产业发展等外部因素共同推动着食品安全政策的推进与演变。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策变迁,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