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土地转资本:土地征收与政策--朋勇(2018届 行政管理专业)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土地转资本:土地征收与政策
朋勇
2018届 行政管理专业
中文摘要:土地征收和政策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平衡,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影响深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公共项目的广泛实施,国家对土地的征收工程越来越多,其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加。在老挝,土地转资本政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和解决当地贫困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一做法在老挝尚不成熟,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老挝2010年竣工的“450年公路”项目为例,从政策、制度、原则、程序、公众参与等多方面解析老挝土地转资本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和存在问题。在本研究过程中,通过组建调查小组,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了大量详实、可靠的资料,其中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相关利益者的参与现状以及土地所有的基本信息,通过深度访谈获得了政策实施、机构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研究发现,“450年公路”项目在城市规划、改善交通、经验借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项目仍存在突出问题,具体包括:(1)项目实施前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政策、法律并未严格执行,现有的政策框架中缺乏补偿标准的指导原则;(2)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和相关技术欠缺;(3)项目缺乏资金支持,最终补偿率低于市场水平;(4)相关利益群体之间沟通不畅;(5)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投机土地以赚取暴利的违法行为;(6)一些新的土地所有者不接受政府补偿。以上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一是老挝政府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确保项目顺利清晰地实施;二是老挝政府为了实现增加财政收入目的而额外征收公路两旁50米的土地用于商业性开发,导致土地价格过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老挝政府在土地转资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依据公共利益去执行政策,导致政府利益与其他利益者之间的矛盾。
本文在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调研结果,在借鉴中国等其他国家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1)项目实施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环境因素影响、相关利益者分析等;(2)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寻找一种公平、合理和一致的土地估价与补偿方法;(3)构建合理的参与机制,使土地所有者充分参与到土地征收与补偿中来;(4)增加实施过程的信息透明度;(5)成立专业机构负责土地估价和补偿事宜;(6)充分评估土地开发者的资质,如资金能力、技术水平等。总得来说,对于土地转资本政策应该有所限制,并非适合所有土地。如城市土地执行要比农村土地实施更加困难,如果老挝政府需要实施,必须制定清晰合适的法律法规体系用于保障土地转资本中的土地征收与补偿,明确产权关系,尤其要强调项目实施的公共性和执行过程的充分协商。
本文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框架、研究目标与假设、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第三章以老挝“450年公路”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等途径,详细介绍了老挝土地转资本的具体做法,包括土地征收程序、补偿标准、土地出售等;第四章着重分析了“450年公路”项目中村民参与情况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冲突,这些冲突包括国家层面的冲突、国家与原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冲突、国家与新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冲突、新老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冲突;第五章对老挝和中国土地征收及补偿政策及实践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相关经验;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土地转资本实施效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征收,征收政策,补偿标准,村民参与,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