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欢迎来到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第八届“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2日 点击数: 字号:【

1月11日,第八届“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和北方工业大学新兴风险研究院联合主办,雄安新区安全监管局支持承办,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学界与实务界50多位杰出代表与实践伙伴围绕“新时代、新格局、新征程: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主题,对我国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论坛主要分为开幕式、风险治理与科技创新、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智库建设和闭幕式四个环节。

202009281612456611.Jpeg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彭宗超教授主持,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远、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梁远主任对各位专家到访雄安新区表示欢迎,他表示新区将努力构建符合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新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希望与会专家积极参与到新区规划建设中,为新区应急管理工作建言献策,为建设“智慧雄安”提供助力。闪淳昌教授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目前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强调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之际,召开此次论坛对于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应急管理思想和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202009281612459492.Jpeg

 

202009281612459224.Jpeg

202009281612456111.Jpeg

论坛“风险治理与科技创新”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教授主持。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丁辉教授以“城市风险治理与韧性建设”为题作专题报告。丁辉教授结合国际标准规范介绍了“风险与韧性”的概念,阐释了基于共识、基于知识、基于经验和基于学习等风险治理策略,并指出了整体韧性城市建设策略、新兴技术风险与其他风险的耦合等当前风险治理研究与实践中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后,与会专家与应急管理实务工作者,纷纷结合自身研究和工作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李明教授谈到了利用制度的威力去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吴超教授提出安全系统学12问、王文俊教授谈及定量测度风险的可行及必要性、桂维民教授强调韧性在决策者等四类主体上的重要体现、李雪峰教授谈到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风险与韧性、曹峰副主任讨论了雄安建设中对人、投资和本地居民的风险、纪颖波教授谈及城市系统工程以及地下空间与城市更新的重点所在、孙向红研究员强调了心理沟通及共识建设在个体-组织-社会互动中的重要性、张欢教授谈及韧性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所面临的风险、单青生教授级高工从北京两翼建设出发,谈到预案体系、风险区划图与地下空间风险治理的建议、李湖生教授谈到人的局限性与系统复杂性的关系、朱伟研究员谈到应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思考、张海波教授谈及多元复杂系统中的主体间共识建设重要性等。

202009281612457582.Jpeg

论坛“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环节由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钟开斌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薛澜教授,以“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思考”为题作专题报告。薛澜教授回顾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演变以及新一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意义,探讨了突发事件概念和本质,指出现行应急管理机构面临资源如何在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和专业领域配置的挑战,并指出新体制下的适应性治理、工作重心转变、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及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等等挑战。随后,雄安新区安全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对新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介绍,其指出新区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应急指挥体制机制,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建成与新区建设共同成长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夏诚华主任也对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发表了见解。在讨论环节,其他与会专家也从消防安全、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关系、法制建设、应急联动、民航应急体系、学科建设、社会力量参与以及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进局长从澳大利亚大火现实问题出发,谈及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思考,吕孝礼副教授阐述在注重体系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应急能力建设,林鸿潮教授谈到如何将中国特色制度写进法律,张瑞新教授谈到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对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重大使命,周晓猛教授说明民航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自身也亟待加强安全建设,台运启教授就消防救援特勤的功能和建设提出了思考,王文俊教授谈及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信息化与企业参与的重要性,秦挺鑫研究员就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展开讨论,侯占杰研究员谈到了市场化体系建设和明确风险主体的问题。

在论坛“应急管理智库建设”环节,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彭宗超教授全面回顾了应急基地2004-2019的发展轨迹,还分别从团队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情况、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咨询服务、学术交流以及国际合作等不同方面对基地总体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和分享。

202009281612452146.Jpeg

论坛闭幕式环节,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作总结发言。闪淳昌教授将此次论坛丁辉校长和薛澜教授的特邀报告总结为“全面、系统和深刻”,将各位与会专家的发言总结为“生动、活泼和多彩”。同时指出 “新时代、新格局、新征程: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学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凝练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系统学习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厘清“条块、军民、政府市场、上下级”等基本关系,以及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培育社会安全文化等等问题。此次论坛在闪淳昌教授的精彩总结发言中顺利闭幕。

202009281612450553.Jpeg

(新闻来源: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http://ccmr.sppm.tsinghua.edu.cn/cnews/91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