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欢迎来到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沙勇忠教授新著《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出版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2日 点击数: 字号:【

近日,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沙勇忠教授新著《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沙勇忠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结题“优秀”成果,被纳入“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发展的新模式,聚焦如何通过体制设计、组织安排、数据赋能以及价值认同将不同参与主体联系起来,通过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技术嵌入以及价值重塑形成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格局。著作从公共安全数据治理和风险治理双重耦合视角,探析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理论内涵、研究范式、技术方法、最佳实践、生成路径等。建构了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情景-结构-过程-价值”理论框架,提出风险二重性理论以揭示现代风险认知的转向及其决策意涵。在系统梳理国际范围内知识积累和最佳实践的基础上,面向该新领域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术目标,力图呈现出新的视野、新的综合和新的发现。

沙勇忠教授团队主要从管理科学与数据信息科学交叉结合的角度研究应急管理,《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团队继《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后,在该学科交叉新领域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出版发行以来已受到多位业内学者的肯定。

 

书籍信息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

沙勇忠 等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18-4362-0

202410220925485861.Png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也是公共安全治理的逻辑起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公共安全风险的数据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具体表现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传感器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拓展了风险数据源的种类;公共安全主体因同时扮演着数据使用者和创造者的双重角色导致数据规模迅速增加;公共安全风险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如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数据的价值密度远远低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些数据特征的变化给传统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技术层面,公共安全风险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需要新的技术方法;在组织层面,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所形成的“数据烟囱”“数据孤岛”“数据壁垒”问题需要对传统僵化的组织结构实行变革;在制度层面,信息公开、数据资产产权及交易、开放数据、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等亟需建立。这意味着大数据作为环境要素和内生变量,对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理论重构和模式变革提出了现实要求。

与此同时,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在理论演进和变革方向上一直因应大数据的理论诉求和实践要求:其一,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重心由重视事后应对转向重视事前预防,回归风险和风险治理本身;其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在对象上由单一风险转向关联风险、综合风险和新兴风险,要求大范围、多类型、跨主体的风险数据感知,以及基于数据融合的耦合风险评估与多因素综合联动分析,发现隐蔽的风险及风险演化特征;其三,风险控制要求基于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结果,按照复杂系统理论进行风险预测和决策分析,实时精准地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并将风险沟通贯穿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全过程。这意味着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命题的提出,既是新时期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理论变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数据成为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新的环境要素和内生变量这一重大现实需求的理论回应。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需要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例如,各类公共安全风险数据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公共安全风险数据治理体系构建、基于“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的风险感知及关键风险识别、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耦合风险评估与多因素综合联动分析、基于海量异构多模态社会媒体数据的公众风险认知及风险态度评估、基于多主体行为数据分析的风险沟通计划及策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公共安全风险快速预警、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决策与动态仿真、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平台与技术等。对这些关键科学问题的解答涉及到对传统风险理论的系统反思(提出了风险二重性理论)、风险研究范式及其演进的理论归纳(由传统范式到实证范式再到数据驱动范式)、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流程关键环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的理论阐释、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模式的重构(“情景-结构-过程-价值”)、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生成路径(技术-组织-制度)等。这些关键问题无疑具有理论前沿性和现实挑战性,其研究在知识建构上不仅将促进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理论的重塑和实践模式的创新,也将为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新的领域内涵和最佳实践。

基于上述学术思考和目标追求,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16JZD023)资助下,项目团队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与学界同人一道对这些重要主题与分主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并以项目结题报告为基础,勉力写出该学术专著。考虑到在普遍意义上探析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问题和规律的需求优先性,我们弱化了项目中的“城市”背景,将著作命名为《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作为国内该领域的首部学术专著,《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致力于提供该领域基础性的知识框架,从公共安全数据治理和风险治理双重耦合视角,探析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理论内涵、研究范式、技术方法、最佳实践、生成路径等,力图呈现出新的视野、新的综合和新的发现。

(节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数据、公共安全与风险治理

第二节 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的逻辑进路

第三节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研究进展

第二章 公共安全风险研究范式及其演进

第一节 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的范式分析框架

第二节 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的基本范式

第三节 公共安全风险研究范式演进分析

第三章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理论框架

第一节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从问题到框架

第二节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情景分析

第三节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结构分析

第四节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过程分析

第五节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价值分析

第四章 公共安全风险大数据治理

第一节 公共安全风险大数据治理体系

第二节 公共安全风险大数据治理主体协同

第三节 公共安全风险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第四节 公共安全风险大数据治理工具

第五章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识别

第一节 公共安全风险类别与数据源

第二节 公共安全风险探测感知技术

第三节 公共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第四节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识别案例

第六章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第一节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内涵

第二节 公共安全风险源评估

第三节 公共安全脆弱性评估

第四节 公共安全能力评估

第五节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案例

第七章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控制

第一节 公共安全风险控制及其关键节点

第二节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决策

第三节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决策应用案例

第四节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第八章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沟通

第一节 风险沟通的整合框架

第二节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沟通工具

第三节 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沟通策略

第九章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平台与技术

第一节 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数据集成平台

第二节 三元空间融合计算新范式

第三节 三元空间交互新技术

第四节 信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

第五节 技术赋能公共安全案例分析

第十章 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路径

第一节 数据赋能: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技术路径

第二节 协同增能: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组织路径

第三节 体制势能: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制度路径

附录

参考文献

 

链接:

京东自营:

202410220925486877.Png

当当自营:

20241022092548135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