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师生应邀参加“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十届学术(青年)论坛”并进行论文汇报
2023年8月13日,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十届学术(青年)论坛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和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业委员会与智慧应急工作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管理专业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协办,盈合(深圳)机器人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智库中心提供支持。
本届论坛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为主题,旨在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以推动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薛澜、全国政协常委李龙熙等全国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近300人出席会议并做交流研讨。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沙勇忠教授,童星教授,牛春华教授,曲宗希博士,张珂铨博士,博士研究生张永宝、何路、魏兴飞及硕士研究生傅全宝、李雨桐、杨颖应邀参加本次论坛。
8月13日上午,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薛澜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先后致辞。主旨演讲由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主持。在该环节,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作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 全面推进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报告。《水利学报》主编、科技部防灾减灾总体专家组成员程晓陶就《从近年极端灾害事件看灾害应对体系的强化方向》与全国学者进行交流。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作了《为下次大流行做准备》的报告。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兼作战训练处处长王磊结合应急实践,分析了《重庆之战——跨区增援重庆灭火救援战例》。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国际救援处处长李运强发表《跨越山海的生命驰援——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地震救援行动介绍》的主旨演讲。
随后进行的圆桌论坛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主持,主要围绕“大应急领域相关工种如何开启专业化之路,有何经验和契机”这一主题展开。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关鹏,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原局长王振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曾光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钟开斌分别围绕“新闻发言人、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及领导干部培训”等行业领域的应急管理专业化进行发言讨论,并就面向未来的应急能力专业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下午,五个平行分论坛同时召开,与会学者分别围绕“宏观体系、政策与历史”“应急中的组织行为”“风险沟通的回应”“个体、企业与安全应急”及“基层与社区治理”等五大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米加宁、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吕敬民、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秦绪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詹承豫分别主持五个分论坛。其中,沙勇忠教授和童星教授受邀分别对文章《How do diversified pandemic related demands affect official response strategies in high pressure context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online petition platforms in China》《美国应急规划政策范式变迁研究》作了精彩点评。
中心博士研究生张永宝和硕士研究生杨颖在“个体、企业与安全应急”分论坛进行了论文汇报。张永宝介绍了《How safety accountability impacts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safety managers: A moderated mediating model》的研究进展。该研究在社会认同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境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验证了安全问责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绩效的“双刃剑”效应,探索了中国安全生产领域“严问责能否促安全”的议题。中心硕士研究生杨颖作了题为《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驱动因素研究》的汇报。该研究主要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驱动因素,并基于TISM模型和MICMAC方法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了各驱动因素的层次结构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论坛汇报与点评结束后,论坛优秀论文颁奖典礼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秦绪坤主持,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介绍了论文的评审情况,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曹志冬和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宇环作为优秀评审专家获得者代表和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闭幕式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朱伟主持,宣布下届学术(青年)论坛将由西南交通大学承办,随后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李华强做了承办发言,并邀请学界同仁来年共赴蓉城之约。会议最后,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彭宗超总结了本次论坛,并对论坛未来发展提出了祝愿和希冀。
论坛结束后,举行了为期四天的暑期研讨班。暑期班邀请到九位应急管理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旨在系统强化学员的学理基础。中心硕士研究生杨颖和李雨桐被录取为正式学员,参加了暑期研讨班的相关活动。
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清华大学薛澜教授等人于2011年共同发起,是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实务研讨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中国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实际问题,推动应急管理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自2014年起设立青年论坛,旨在促进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领域内青年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2023年起,青年论坛升级改版为学术论坛。前九届论坛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举办。第十一届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十一届学术(青年)论坛暨第七届暑期研讨班将由西南交通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