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欢迎来到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瞒报事故“接二连三”!应急管理部开展“大起底”专项行动

文章来源:“应急圈”微信公众号 作者:魏金涛、何路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今年接二连三被曝出的矿难瞒报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的舆论风暴。

17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王祥喜主持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研究部署安全防范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要始终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矿山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紧盯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重拳打击超层越界、非法盗采等严重违法行为。认真开展矿山事故瞒报“大起底”专项行动,推动建立打击瞒报联动机制,加大举报奖励力度。

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进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安全生产和消防智能化监管能力,运用大数据手段对企业重点岗位、区域不安全状态和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告警,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坚定不移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夯实矿山安全基础。 

辽宁阜新煤矿事故:7死7伤被瞒报

6月27日,辽宁阜新弘霖煤矿发生事故,造成7死7伤,事故发生后,矿方蓄意瞒报。

7月4日,阜新市委、市政府发现阜新弘霖煤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线索后,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组织煤矿管理、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及属地海州区进驻煤矿开展核实调查,公安机关立即对该事故立案,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纪委监委部门也随即介入调查。

目前,辽宁省相关部门已对瞒报事故提级调查,由省委省政府成立调查组。

据辽宁纪检监察网消息,阜新弘霖煤矿事故发生后,辽宁省纪委监委迅速成立由监委委员任组长的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组,全面开展问责调查工作,深查事故相关责任,深挖事故背后存在的问题。在该事故瞒报案件中,已有4名相关责任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查调查。

山西代县一矿企:17人死亡被瞒报

6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爆料称,山西代县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在2022年9月1日发生的滑塌事故中,故意隐瞒了3名死者的身份和死因,而且在过去的15年里,也一直在掩盖和瞒报其他多起矿难事件,至少17名矿工死亡未被上报。

事件曝光后,忻州市委市政府、代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忻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忻州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为副组长,应急、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对媒体反映相关情况立即进行深入调查。

据悉,代县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于2016年验收合格转入生产运行,后于2018年进行资源整合,经营范围包括铁精矿粉销售和铁矿采选。整合后矿区面积2.789平方公里 ,储量1960.08万吨,生产规模60万吨/年。

这意味着,公司矿山的日产量近2000吨,按每吨的市场价格,每天收入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若矿难事件被曝出,公司将面临停产整顿,停产几个月,将损失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利润。

所以,矿企宁愿瞒报、漏报死亡人数、巨额赔偿死者家属作为“封口费”,也要保证继续生产经营。

山西出台办法,企业瞒报最高罚500万元

日前,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遏制矿山企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行为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促进全省矿山企业依法依规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办法》规定,经核查属实的矿山企业瞒报事故,对事故发生矿山企业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办法》规定,矿山企业瞒报,所涉矿山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纳入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煤矿瞒报事故由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执行,非煤矿山瞒报事故由地方安全监管部门执行。

如何遏制事故瞒报

业内人士认为,要遏制事故瞒报,不能仅仅依靠“事后重罚”,事故瞒报的背后实际对应的是安全事故的频发,要为瞒报釜底抽薪,还是得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假如过分强调“事后重罚”,但安全生产事故数量不能被有效压缩,瞒报不仅无法彻底“斩草除根”,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使得企业更加花心思瞒报,让瞒报变得更隐蔽。

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更加体现源头治理能力,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协调推进和全过程监管,以达到对风险的有效防控。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有的地方露天生产矿山全部实现远程视频实时监控,并与监管部门共享。这种情况下,不仅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变得更强,事故瞒报的空间也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