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欢迎来到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我中心多名硕博研究生参加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九届青年论坛暨第五届暑期研讨班并做报告

文章来源: 作者:傅全宝 张永宝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5日 点击数: 字号:【

  2022年7月24日,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九届青年论坛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暨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与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机遇与挑战”。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中丙,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杨伟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组长闪淳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薛澜以及来自实践界和学术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202209150943041101.Jpeg

202209150943045786.Jpeg

       开幕式上,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中丙、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原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薛澜先后致辞,就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作出高度评价,并对新时代的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以及青年人才培养提出殷切期望。

       主旨报告阶段,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林鸿潮教授从真实战时、拟制战时以及隐喻战时三方面分析了国家动员过程中的话语变迁,阐释其背后的逻辑,并就突发事件应对问责制进行变革提出了新的认识。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吕欣教授从大数据和行为角度展示了其团队研究应急管理的最新成果,认为在进行应急决策分析时,应使用大规模的移动通信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卫星大数据,运用网络思维分析和挖掘各种灾害场景下的人群行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孝礼副教授则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提出巨灾峰值需求管理的核心要素为1H+3S,即组织体系要转成一个高速运转的工作模式,并对稀缺管理、增产扩能以及供应链管理等问题进行优化分配。复旦大学李瑞昌教授作题为“论社会治理组成部分的应急管理”的主旨演讲,主张应急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唐攀教授认为灾害过程代表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坚持用复杂系统管理的思维模式与研究范式认识灾害治理体系,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为灾害治理体系建模。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文杰介绍了城市安全风险检测预警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相关内容,强调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是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要在“综合”上下功夫。主旨报告的最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宗超教授、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蔡立辉院长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同日下午,会议举办了5个平行分论坛,共80余名青年学者围绕“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新时代应急管理专业化管理能力提升与队伍建设”等十二个主题进行研究汇报与学术交流。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许倩、赵官虎、张永宝、何路,硕士研究生赫浩然、傅全宝参会并做了论文汇报。

 2019级博士研究生许倩以《区域经济韧性视角下的地震灾害与旅游目的地韧性研究——以中国四川为例》为题做了报告。她的研究成果通过将Martin教授等人提出“区域经济韧性”概念运用至旅游危机管理领域,提供了一条“旅游目的地韧性”概念具体化的研究途径,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该理论框架的适应性。

202209150943045062.Png

 2019级博士研究生赵官虎汇报的论文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治理效能驱动机制研究》。论文以健康码数据治理实践为例,基于TOE框架识别了数据治理效能的关键驱动因素并构建整体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实现高数据治理效能的前因条件组态进行了分析和求解。研究发现实现高数据治理效能存在的关键路径,据此提出了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治理驱动机制的启示。

202209150943047150.Jpeg

 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永宝分享了研究成果《Exploring the public's risk acceptability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model and scale in China》。他的研究通过构建城市地下空间风险可接受度测量模型和开发的量表,调查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风险可接受度的现实水平,从新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风险治理策略。

202209150943044651.Png

 2021级博士研究生何路交流的论文题目是《信息披露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一个实验类研究的元分析》。作者聚焦风险沟通领域信息披露对公众风险感知影响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披露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并尝试找出以往研究结果表现出异质性的原因。本文不仅尝试论证了造成信息披露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异质性的几种可能原因,而且研究结论对政府部门改进风险信息披露工作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209150943040047.Png

 2021级硕士研究生赫浩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介消费对公众风险感知影响的元分析--以中国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为例》为题,通过元分析方法定量整合过往相关文献,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媒介消费与公众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尝试找出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202209150943047082.Png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廖勇主持了分论坛的报告和闭幕式,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朱伟、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秦绪坤作为发起单位成员进行了总结发言,承办单位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2022年7月25日至2022年7月27日,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九届青年论坛面向学科领域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研讨班。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公共管理学院薛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钧教授、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詹承豫教授、南京大学的张海波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宗超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朱正威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高小平研究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汪伟全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曹志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佘廉教授、铭传大学犯罪防治系唐云明副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宝成教授、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教授、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韩自强教授分别做了报告,并与青年学者就应急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心硕博研究生许倩、张永宝、何路、赫浩然、傅全宝全程参与暑期研讨班课程并顺利结业,中心其余硕博研究生也通过线上平台学习了授课内容。

 中国应急管理 50 人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清华大学薛澜教授等人于 2011 年共同发起,是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实务研讨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中国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实际问题,推动应急管理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国应急管理 50 人论坛自 2014 年起设立青年论坛,以期促进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领域内青年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前八届论坛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举办。第十届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十届青年论坛暨第六届暑期研讨班将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承办。